广州开迷你仓 存物也存故事

南方都市报品牌 2020-04-17 09:28:15
车水马龙的中山四路上,一位小商贩拉着载满货物的小推车,钻入了玉鸣轩艺博城的负一楼,拿出手机轻松地读取二维码后,门打开了。

       车水马龙的中山四路上,一位小商贩拉着载满货物的小推车,钻入了玉鸣轩艺博城的负一楼,拿出手机轻松地读取二维码后,门打开了。一排亮黄色的仓门让人眼前一亮,整齐排列的储物柜上粘贴着每个仓的编号,空间尺寸大的如同一间房,小的仅有1.47立方米。

  这是一个叫迷你仓的地方,储存的不仅仅是物品,还存放着一些人的故事:家里放不下的玩具手办,去世老伴的衣物,办公室狭小无法存放的文件……

  对金刚迷你仓的创始人王赋源来说,这或许与他一开始创业的想法稍有不同,但却是创业过程中最有意思的事。


5e99042585316.jpg


  2017年,香港青年王赋源辞去了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工作,下海创业,把“迷你仓”带到广州,王赋源说:“创立金刚迷你仓是希望为城市提供一个自助仓储服务,让市区储物变得方便快捷。”

  王赋源从天河CBD开设第一个智能迷你仓开始,用了两年多时间,发展到如今广深两地一共有18个仓,他坦言扩张速度不是太快,未来将在广深两地扎稳脚跟增设更多服务点,再一步步向其他城市发展,甚至还能带回香港。

      从世界500强开始,选择内地工作、生活,创业前的王赋源已在广州工作生活多年,2010年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后,王赋源选择了在内地工作,“刚开始找工作时心态很简单,想着在香港找银行或者会计师这类稳定的工作,却收到了一份快消行业的offer。”

  当时有两个工作地点可选择,在香港和内地之间他选择了内地。王赋源打趣地说,“当时我的普通话很差,觉得来内地工作可以学多一门语言。”读书时,王赋源便听说过内地市场会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看好了发展的潜力,他来到了广州。“对广州不陌生,一直有亲戚住在广州,也来过这里探亲。”当王赋源来到广州工作生活后,让他有些惊讶的是,生活所在的珠江新城还是个大工地,“小区周边都是施工现场,生活总被噪音包围着。”

  尘土飞扬间,王赋源见证着珠江新城日新月异的变化。“两三年时间楼盘一栋栋落成,居住环境提升了不少,慢慢地让我觉得内地的生活比香港要舒服。下楼就是商超,上街不用带现金,一部手机可以搞定。现在回香港住一两个星期反而不大习惯,每次出门前都要想带多少现金,还有各种卡……”

  内地城市和生活的改变,让王赋源选择留下来创业。

  “这几年广州的房价升得很快,十年前2万块左右的房价,现在7、8万不止了,空间成本随之升高,城市的发展趋势为迷你仓的发展提供了机会。”看到了市场潜力,王赋源决定在广州开设迷你仓。

  王赋源介绍,迷你仓概念源于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出现,截至目前为止,有超过五万多家迷你仓企业,香港迷你仓市场起步于2000年,经过近20年的发展,如今有400家迷你仓企业。

  “2017年在内地做这个生意时,还是一个很稀有的市场,到现在规模也不算大,市面上约有500多家,超过了香港,但只占了美国的1%。”此外,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以及市场的成熟度,也是王赋源看好广州的原因。迷你仓从出现至今持续广受欢迎,因为空间大小选择多,当使用者没有足够储存空间时便会租用迷你仓短期过渡。


5e99043be19e7.jpg


  “在香港,大人小孩都知道迷你仓,我因为房间不大,东西多,便会想把物品存放迷你仓,我存放物品的迷你仓已有十几年了,是一个老仓库,价格比较便宜,一仓难求,等了两个月才等到位置。”王赋源是迷你仓生意的老板,也是迷你仓的使用者,他看到了传统迷你仓生意中的不足之处,这也成为了王赋源做迷你仓生意的突破口。

  据介绍,传统仓储以钥匙或者门卡等方式上锁,和办公室以及居住场所不同,仓库不是每天都会开启使用的地方,当用户忘记带钥匙或者把钥匙弄丢了便无法开启仓门,王赋源表示,这种方式用户体验感会大打折扣。

  做智能仓储空间成为了王赋源的迷你仓核心。

  找大学同学一起创业,四个月时间开设第一间仓库,2017年6月,王赋源辞去了工作,找来大学同学一起创业。

  “选择拍档要知根知底,大家的信任度高,沟通成本会低一些,刚好另外两位拍档也有创业的想法,共同看到了迷你仓的潜力,在香港工作的他们,也一起辞职出来创业了。”创始人中有人擅长做技术,有人擅长做金融分析,王赋源则比较熟悉运营和市场推广。三个人拿出了全副身家,工作时积累的四十万元成为了项目的第一笔启动资金。搭建公司架构,完成工商登记等手续,团队成员一部分开发智能锁和后台系统,一部分实地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定位,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摸底做调查,从一个门锁开始,仓库的所有设备均为团队自行研发完成。2017年10月在珠江新城佛奥广场开了第一间迷你仓。

  王赋源分享,迷你仓选址从用户角度出发,除了考虑一些闲置或者低产值的空间,还需要足够便利,“搬东西、停车会不会很辛苦,如果电梯是货梯或者大于某个尺寸,我们就会考虑;如果仓库是在三楼,但要走楼梯,那租金再便宜,我们也不会租下来。对用户来说,楼梯是很难去搬货的。”

  困难随之而来,消费者问:“这是什么奇葩生意?”


5e9904886e62d.jpg


  “我们把所有智能设备都安装好后,虽然很辛苦,自己也觉得很厉害,心想一定会有客人来。”然而,推出市场后,“这是什么奇葩生意?”的问题随之而来。不少人听到迷你仓概念时,更好奇这个生意模式。

  两地的认知差异,让迷你仓的出现成为了稀奇事。“在香港说到迷你仓,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80岁的老爷爷,他们都会知道是怎么回事。在内地,哪怕你现在在街上随便问十个人,知道的人可能只有2、3个。”王赋源坦言,迷你仓在内地的普及度较低。

  刚开始团队花了几个月去摸索宣传渠道,“一开始我们用香港的思维去宣传迷你仓,告诉人们可以帮到他们什么,然而宣传一轮后发现,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迷你仓是什么,更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为了能够让消费者了解这门生意,他们通过微信等渠道做宣传,发动身边的朋友帮忙转发。

  后来团队改变宣传策略,用“共享储存空间”或者是“小仓库”这些词语代替,配合图片,很快就被人了解。两个星期后,金刚迷你仓迎来了第一位客人,一位CBD女白领没有找到新居所暂住在酒店,需要一个空间存放衣物。于是,迷你仓成为了她的临时衣帽间,傍晚时,这位客人会在迷你仓里拿衣服、换衣服。我们看她进去时是OL装,出来之后就是运动装,后来我们才知道,她是把迷你仓当做离办公室很近的衣物间来使用。

  存储你的闲置物品,存储他的故事。

  “曾经我们和几个搭档有讨论,广州这个市场会不会还没有准备好?迷你仓到底有没有办法做下去?”熬过了刚开始的困难,一两个月后,生意慢慢好起来了。

  对迷你仓的了解越来越多,前来储物的人也变得多样化。王赋源介绍,目前用户年龄层从17岁-70多岁都有,其中80后、90后是主要的消费群体。除了要用比较有活力的销售方式,智能锁的使用很贴合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两年多累积下来的后台数据,显示的不仅仅是使用者的习惯,还有一些用户故事。王赋源分享,在用户登记存放物品时会要求填写存放物品的内容等信息,有一次,王赋源看到一个让他有些惊讶的信息,“一位70多岁的用户来储存的是去世老伴的衣物,他害怕睹物思人,又不舍得扔掉,便找了个迷你仓存放。”而有人会选择迷你仓存放前度送的礼物,还有一些十多岁的用户会存放球鞋或者手办模型,有人因为出国把东西存放在迷你仓,一放便是两年。不久前,金刚迷你仓和顺丰快递达成合作,为派件小哥提供了中转存货的空间,每天他们要进出迷你仓几十次。

  企业用户是目标客户群

  王赋源告诉记者,在前期的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在香港迷你仓有八九成是家庭用户,小到孩子的成绩单、书本都可存放在仓里,而企业类的用户相对较少。在广州市场,王赋源则把企业用户作为目标客户群。一方面,内地电商多,大多数是个体户,迷你仓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存储空间。另一方面,随着共享办公的兴起,在有限的工作场所里,迷你仓给办公人员储物提供了一个选择。

  这也是为何会选择CBD作为起步点的原因,王赋源表示,“珠江新城的租金确实是贵,但也是看上了隔壁会有一些企业客户会想要使用迷你仓。当时迷你仓的普及度较低,居民或者家庭可能不是很熟悉这个东西,未必肯去租。企业只要我们的服务性价比高、安全,他们就会选择。”设立第一个仓库半年后,王赋源才开始设置第二个仓库,他希望用服务质量取胜,也在此时吸引到了投融资机构的注意,截至目前,一共拿到了两笔融资基金,为迷你仓的扩张带来了机会。迷你仓需要去谈场地、又要建造、又要宣传拉客人,是一个收益持久但是反经济周期的一个行业,跟公寓、酒店、写字楼差不多,但迷你仓的回报会比他们高一点。

  截至目前,金刚迷你仓在广深两地共开设了18个点,团队在开设到第16家时实现了收支平衡。

  未来,将继续以广深作为迷你仓的基地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出台,王赋源看到了未来的发展机会,“降低了我们的融资难度,和投资人谈的时候不再只是局限在一个城市,而是一整个湾区。”

  企业也降低了团队的创业成本,王赋源介绍,公司的厂房便设置在大湾区内,此外,设备、芯片、不同的智能化零件都可以在这里买到,成本降低,效益变高。王赋源坦言,在广州创业的日子里,项目的发展也得到了不少有关部门的认可,让他们得以顺利持续下去。未来,将继续以广州和深圳作为迷你仓的基地,王赋源的创业蓝图里是希望让广深市民知道家附近会有迷你仓的存在。“把广深两地市场做好,再考虑到其他城市扩点,不排除回到香港,还有亚洲其他国家地区开拓迷你仓。”随着迷你仓行业发展,未来还将衍生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专业仓,给予不同人群更多的仓储选择。例如户外可以设置存放单车的迷你仓,为手办玩具二手交易平台提供仓储服务等。这些都成为王赋源未来的发展构想。

     建议:想在内地做生意先把家搬来 不建议遥控指挥

  在广州生活近十年的王赋源形容自己已成为了广州人,如今每两周回香港探望家人,和爸妈一起吃饭。随着生意逐步稳定,不少香港朋友也试图了解内地的创业环境。

  王赋源介绍,这些朋友分两类,一种是好奇宝宝,他们在香港上班,有创业心,想试着了解在内地会不会有商机,“这类人会问我这边生活环境、整个文化是怎样。”第二种则是本身在香港有自己的生意,想在内地尝试把生意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他们也问了我很多问题,尤其是公司设立、财税方面、市场管理的事情。”

  对于想要来创业的人,王赋源表示,“想要在这边做生意先把自己的家搬过。”实地去了解内地的生活环境,而不是在香港遥控指挥内地的工作。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