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物流业转型升级 实物互联网联盟共享空间启动
助力物流业转型升级 实物互联网联盟共享空间启动
钛媒体APP
2025年5月25日,全球首个实物互联网Physical Internet共享空间,在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核心区的“实物互联网联盟大楼”正式启用。150位分别从德国、日本、中国香港/台湾,以及全国各地赶来的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出席了共享空间的首场沙龙活动,共同探讨切实落实“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国家战略,以及实物互联网在中国落地发展等话题。
实物互联网联盟共享空间启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增荣专程抵沪出席沙龙,并在祝辞中强调:实物互联网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总成本的可行路径,中物联将全力支持其实践发展。联盟主要推动者、中远海运供应链上海大区党委书记叶宇芒,则以30年伴随中远海运多次IPO的亲身经历,阐述创新、信念、坚持、共识对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并强调实物互联网落地的时机已然成熟。
“中国实物互联网第一人”、物界科技创始人田民,深入解读了实物互联网,明确了区分物联网(感知层技术支撑)、智慧物流(运营层解决方案)与实物互联网(系统层架构革命)的概念差异与协同关系,并指出实物互联网三大核心优势——重构网络拓扑、建立通用标准、实现跨系统协同,其通过标准化、网络化、智能化助力中国物流发展。
实物互联网联盟秘书长刘世宏,回顾了中国实物互联网从联盟源起到大楼落成的三年历程,指出实物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是行业需求与企业界、学者、政府共同推动的成果,联盟将打造全球实物互联网的知识交流与国际合作的共创平台。中国第一家以“实物互联网”行业名命名的公司——悟空实物互联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孙佳佳,展望了实物互联网联盟大楼共享空间的发展前景,以及实物互联网将为上海闵行区政府、上海马桥人工智能试验区带来的产业聚集效应。
另外,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中国首席科学家/德国物流联合会上海分会主席房殿军教授、美国SOLE国际物流协会亚太区总裁/台湾实物互联网联盟发起人詹斯敦博士、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香港实物互联网联盟发起人黄国全教授的代表孔祥天瑞博士、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院长沙梅教授,以及虹桥海外华商会进博及贸易促进中心创始人邵翊政、AI科技连续创业者/胡润U30中国创业先锋白双、中国航海博物馆馆长赵峰等,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他们各自对实物互联网及其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理解。
解构与重塑:中国物流业跨越三十载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历经三十年跨越式发展,中国物流业以快递行业为先锋,在商业全球化浪潮与互联网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依托从业者的开拓精神与制度创新,构建起贯通全球的物流网络,创造了现代产业发展的奇迹。然而,高速度增长背后潜藏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行业初期监管滞后引发的价格战与无序扩张,导致资源配置低效与同质化竞争;粗放式发展模式加剧了劳动力权益保障缺失、职业尊严感匮乏等社会问题;同时,包装污染、能源消耗等环境负荷持续攀升,严重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作为全球供应链核心枢纽的中国,已具备重塑物流产业格局的实力与担当。当前亟待破解的三大命题在于:如何通过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如何完善权益保障体系,构建物流从业者的尊严与价值认同;如何打破传统发展范式,培育兼顾效率与人文关怀的产业生态。这要求中国物流业必须摆脱“野蛮生长”的路径依赖,以理论创新为引领,以标准体系建设为支撑,通过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未来,中国物流业更需强化利他思维,构建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将技术革新与人文关怀有机融合。在此进程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物互联网建设路径,不仅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方向,更是实现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履行全球供应链责任的必然选择。这需要行业各方凝聚共识,以系统化思维推动理念升级、技术创新与制度重构,最终实现产业价值与社会效益的协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