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仓日渐风靡,济南市场反遇冷
迷你仓为家中无处存放的“宝贝”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
你是否有这样一个苦恼,家中有一大堆闲置物品,却无处存放?近年来,迷你仓的出现让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你只需花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在你所居住的城市里租赁一个在一段时间内专属于你的小仓库,随时存取,随心所欲。那么,这样一种新奇的仓储模式市场发展情况如何?
国内市场悄然流行
迷你仓,又称自助式仓储,或私人仓储,可提供企业、个人等各类需求的仓储服务。经营者将大型仓库改装分隔成若干间小仓库,作为出租位租出去,可按天、月、季、年计算租金。
“迷你仓最早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目前市场规模已达千亿级别。”山东省仓储协会首席顾问徐开吉介绍说,在欧美市场,提供这种私人仓储服务的企业高达千家,其中还包括不少上市公司。大多数欧美用户都是因为搬家等原因需要寄存物品,加之欧美较为超前的消费观念,使私人仓储业务发展顺利,规模也逐步扩大。
从国内情况来看,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迷你仓也逐渐风靡起来,并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成都等大城市开始崛起。迷你仓市场的活跃也迎来了资本的目光。今年5月,智能迷你仓运营商“中国迷你仓”一举斩获2800万美元战略投资。此前,其已获得过两轮融资。
“与云仓一样,迷你仓也属于仓储行业在经济新常态下运行的一种新模式,服务对象不仅仅是企业,还有家庭和个人,这是为社会提供更广泛服务的一种体现。随着时代推进和仓储业的逐步完善,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徐开吉说。
本地探访30个铁皮箱子搭起迷你仓
李明(化名)是济南为数不多的私人仓储经营从业者,2年前,他在长途汽车总站附近租了一个地方,开办了悦存迷你仓。
“当初是自己有这个需求,我家是济宁的,每次过年回老家的时候,总有一些个人物品不太方便携带,就想能有个地方寄放多好。当时我发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有了迷你仓这个新生事物,而且比较受欢迎,就想着能不能在济南开一家。”
说干就干,李明花了1万多块钱,自己打造了30个橘红色的铁皮箱子,并在长途汽车总站附近的写字楼租了一个房间作为仓储地点,开始运营。“这些铁皮箱子每个容积1立方米左右,可以容纳四个行李箱大小的物品。别看这些铁皮箱子看起来不上档次,但是有防火胆,在安全性上是没有问题的。”李明说。
创业靠的是热情,但现实情况却让李明很无奈。“后来发现这个东西在济南没有什么市场,很多人不了解,也有很多人不认可,所以干了两年也没有什么起色,为此写字间2000多块钱一个月的租金都交不起,只好搬到附近的一家仓库接着干。”
其实,李明之所以能够坚持做这件事,也并非完全没有市场。“这个买卖的季节性比较强,一般赶上学生放寒暑假,抑或是外来务工人员回家过春节的时候,生意会好一些。这不现在赶上学校放暑假,我的30个箱子就都存满了。当然也包括一部分箱子是客户长期租赁的。有些人一出差就是一年,有些个人物品就临时寄存在我这里,什么时候回来,再来找我取,或者有人懒得来,就直接让我给他寄过去。”
对于存放的物品,李明说:“客户存放的没有贵重的东西,一般都是些不着急穿的衣物和书籍之类。对于易碎品和危险品,我也不会同意。比如说易碎品,万一摔坏了,可能比存储费用还高,那我岂不是赔了。”李明坦言,1个月90元钱的存储费对于部分人尤其是学生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因此也有部分客户为此而选择放弃。
由于市场不景气,李明目前仅仅是把迷你仓当作一种副业。“起初干的时候,只是觉得这个事物很有新意,真没想着靠这个能赚多少钱,因为通常得几百个箱子以上才能赚钱。所以,我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干的,也没雇佣员工,只是自己时常过去看看。反正每个柜子都有锁,也有监控,很安全。客户啥时候想存储或者取走物品,给我打电话,我就过去给他们开门。”
尴尬的是,多数时候他是“独守空房”,但赶上小旺季时,箱子不足也限制了他的迷你仓无法做大。“旺季时也会有不少人给我打电话,但是箱子只有30个,别人的东西没取走,你就没法使用,所以有不少人时常询问啥时候才有空箱子,我只能说得等着。”李明说。
“万事开头难,迷你仓虽然在国内开始时间不长,但是它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徐开吉认为,导致迷你仓在济南遇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人们观念滞后,“现在仓储企业通常面对的客户都是一租就几百上千平方米,要是都打成隔断,一点一点往外租,有没有市场不好说,都觉得找这个麻烦干嘛?”其二是供需不匹配,“济南不像北上广这些一线大城市住房那样紧张,寸土寸金,因此对于大多数居民来说,跑大老远花钱去租地方存东西犯不着。”
那么,如何助力这个新生事物在济南开花结果呢?徐开吉建议:“这件事情需要政府主导,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同时也需要行业协会积极建言献策。”比邻空间的联合创始人韩涛表示,目前自助仓储的运营公司只是提供一个空间便于存储物品,而对于是否对入库物品进行检查、物品失窃后是否应负责任、须承担多大程度责任等问题,我国目前并未有相关法律予以规范和约束。